教学动态
关注教师发展,提升教学能力——教学部2015年度基础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系列之四
发布时间:2015-12-09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刘会婷  (点击: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院2015年度基础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加强师资建设,保障教学质量,教学部近期围绕“关注教师发展,提升教学能力”这一主题,组织了临床理论课教师的系列培训活动。

12月2日下午,教学部在信息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本学期“临床见习课研讨会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会”。院教学督导专家组、刘昌副院长、教学部李雁副部长、临床技能实验中心柏宏亮主任以及本学期和下学期见习课带教教师、各学科系/教研室代表、教学部人员及教辅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李雁副部长主持,她谈到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点,也是医学生迈向准医生的关键一步,对医学生的培养、成才非常重要。临床见习的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课堂组织都非常重要,因此提高见习课教学质量和效果,要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做起。今天现场将发放第五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现场视频光盘和《临床医学见习课设计与教学方法》,供大家学习借鉴。

儿科学系肖谧讲师受邀以“呼吸系统疾病”为题,为我院全体见习课带教教师进行了精彩的示范授课。她以案例导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生动的讲述了小儿肺炎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讲解清楚,重点突出,注重互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院教学督导专家组顾问张蕴璟教授作为主要编写人员,为大家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临床医学见习课设计与教学方法》这本书的内容,重点讲述了见习课课堂设计原则及教学方法选择,指出临床见习课是将临床知识转化为岗位胜任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周密的教学组织,运用小讲课、病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从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尤其是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注重医学生人际交流技能和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

外科学系李萌讲师首先从个人角度谈了对见习课的课程、教师、见习生、患者四个定位,表示见习课是对大课的补充、深化和拓展,带教老师应根据见习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妇产科学系冀静讲师从团队精神、精心准备、激发兴趣、善于沟通和以爱执教五个方面,谈了自己对妇产科见习带教的体会,表示带实习课需要借鉴前辈经验,精心备课,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在平时工作中积累特殊的病例和案例以备后用。内科学系卢新兰讲师分享了留学生见习课带教的心得体会,指出留学生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表达方式较为直接,需要教师用心相待,主动帮助和了解学生,同时运用现代工具增加交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留学生的到课率。

督导专家吴玉娥教授指出,教师带教过程要关注学生的考勤和学习状况,关爱病人,做好组织安排。督导专家马鸿基教授指出,带教老师需注意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临床技能实验中心柏宏亮主任表示,见习课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桥梁,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过程,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将联合教学部,对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和能力考核,了解我院见习课的教学现状。

最后,刘昌副院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指出由于存在学生进病房机会偏少和带教教师年轻、经验不足等问题,我院见习课的教学质量仍有提高空间。我院现在开展的一系列基础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正是为了不断培养和挖掘优秀教师,通过提高教师授课能力来提高见习课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同时,勉励大家用心执教,以爱执教,让我院临床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条:我院组织召开授课竞赛选手培训会

下一条:关于组织我院青年教师现场观摩学习2015年度校级授课竞赛通知

关闭

科室网站

关注我们

Copyright(c)201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