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正值元宵佳节、阖家团圆的日子,我院“血液与肿瘤”区段的授课老师面向侯宗濂11班举办了“2011级八年制‘血液与肿瘤’区段师生见面会”。
本次见面会由宗濂11班班长姚新叶主持。会议第一项,主持人通过“年画娃娃”邓鸣贺和《滚蛋吧,肿瘤君!》相关案例,引导大家从大众视角初步探讨了血液科典型疾病:白血病和淋巴瘤。接着,张茹同学就在血液科见习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共同分享了自己对血液科的个人感悟。她通过两个真实的临床病例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一个充满挑战、充满希望、充满无限发展空间的血液科。同时,她提醒大家,“血液疾病离大家并不遥远”,并提倡大家行动起来,通过多种自身的行动去帮助血液病患者。
顾静娴同学以亲人健康问题为切入点,表达了学好“血液与肿瘤区段”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她也为同学们介绍了一附院血液科的发展情况、先进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动态,使同学们对血液科及科室教师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吴宇超同学通过PPT和精彩的发言就血液肿瘤疾病的治疗和最新进展做了简要介绍。他在发言中提及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CAR-T技术等针对白血病的治疗手段及其疗效,还列举了2015年FDA最新上市的四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
我院血液内科主管教学的副主任贺鹏程主任医师对同学们发言所涉及血液疾病治疗进展给予充分肯定。随后从血液疾病概述、血液疾病发展史和我院血液科现况等方面,向同学们普及了血液疾病的最基本常识,介绍了我院血液科的发展规模。同时,他也留下如“贫血了是否应该输血”、“如何排查出血性疾病”等需要同学们在学习中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我院血液内科刘华胜副主任医师,结合其负责的血液肿瘤分子诊断工作和目前血液专业领域内飞速发展的细胞免疫治疗手段,启发大家在学习血液与肿瘤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由临床现象深入到骨髓检查进行分子诊断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临床思维方法,在选择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免疫治疗不同手段来解决血液系统疾病复杂问题时,学会“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治疗理念。
本次见面会事先组织同学查阅、检索、调研,调动了大家对血液知识的求知欲,加深了对血液科医生的日常工作范畴的感悟与认识,在现场交流汇报后,老师们的精彩点评、讲解更激发了同学们对于“血液与肿瘤区段”课程学习的热情。参观环节,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设在血液内科的院级生物免疫治疗中心和血液科分子诊断实验室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见面会由兼任我院教学部副部长的刘华胜老师精心策划安排,同学们细心准备,教学部康晓薇老师全程辅助,使得别开生面的见面会后同学能够对血液科的认识加深了不少,也提高了同学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对血液病的了解程度。


